返回

        招募甄選

        首頁

        年底招聘,真的這么難嗎?

        發布時間:2011-11-30 16:34:11

        點擊數:69132 次

            前言:企業的競爭,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。而要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才之戰,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業的招聘能力決定的。然而,在經濟環境變化莫測的今天,隨著人才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,招聘難似乎已經成為了眾多企業在人才爭奪上的主要關卡,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。

            據《廣州日報》日前報道,由科銳國際人才資源公司與某大型工業園區聯手進行調研后發布的《中小企業招聘現狀與趨勢調查》報告顯示,由于中小企業的知名度和雇主品牌的缺乏,以及薪酬體系競爭力和有效招聘渠道的缺乏等,使得中小企業在招聘人才上面臨嚴峻挑戰。

            事實上,自去年開始,中小企業招聘難的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,而這種“難”在每年的年底更是讓不少企業的HR頭疼不已。

            近兩年,過了招聘季所謂的“金九銀十”之后,越來越多的HR就開始為招聘犯愁。在某專業人力資源論壇上,某HR大倒苦水:又是說招聘的時候了,金九銀十過了一半,在招聘的過程中,我們不停地找簡歷,希望可以讓招聘工作完成得更好更快,但往往卻不如人意。“簡歷多才是福”!試想參加了一天招聘會,收到的簡歷卻不超過20份,或者發布了一周的招聘信息,簡歷也不超過50份。心里感嘆著,招聘工作為何如此之難?

            百來字的苦水貼引來了近20篇的跟帖,這不能不引發我們的思考:對于年底招聘而言,真的有這么難嗎?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?企業該如何解決此難題?

            本期話題,三茅邀請了業內幾位專家及企業HR就此問題進行了探討,并提供一些解決建議。

            謝東記:主動出擊才能不被網在網外

            三茅:您是如何看待年底招聘難這個問題的?

            謝東記:我認為,面臨招聘難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業,比如200人以下的企業。原因是這種規模的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品牌都處于發展近階段,在吸引力上相對規模較大的企業要小一些。

            此外,這些中小型企業所選擇的招聘渠道也比較單一。目前主要是通過網絡招聘來網羅人才,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限制了其招聘的廣度。畢竟網絡招聘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流行方式,而傳統的現場招聘如校園招聘、勞動力市場的招聘依然是一種有效的招聘方式。

            三茅:對于年底招聘難,您認為主要難在哪些方面?

            謝東記:難點一是校企對接不是很暢通。企業和學校之間的溝通較為缺乏。企業是以利潤為主,學校是以培養人才為主,由于各自都有各自的任務,所以應在這個方面加強,企業向學校提供人才缺乏信息、學校向企業提供合適的人才;

            難點二是信息不對稱、信息缺乏真實性。企業發布的信息一般都是常年發布,致使應聘者不知企業的真面目,對企業到底是否缺人不是很清楚。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企業轉變方式,定期發布,做好崗位管理體系、人才儲備及人才梯隊建設。對于應聘者而言,其簡歷內容真實性也值得商榷,部分具有虛構的成分,這也是社會誠信大環境影響的。對企業而言,只要是在能力基礎之上的適當虛構是可以接受的。但現實較多的應聘者確實能力不足等等。

            難點三是應聘者的素質。這點我認為應是最重要的。素質決定著一個人的面試成敗。然后,受社會浮躁大環境的影響,加上我們教育現狀的制約,使得應聘者連一些最基本的就業素質都不具備。這使得企業無法招到適合的人才,而人才也因競爭力問題而難就業。

            三茅:您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年底招聘難的境況?

            謝東記:對于企業年底招聘難的現象,我認為是由5個原因造成的。

            一是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。目前政府調控力度較大、政策比較緊,對于職場人而言,此時并不是換工作的理想環境。它既存在機遇也存在挑戰。因為政策的變動,無論是給企業還是給個人,都會帶來很大的風險。若是跳槽成功,那自然是好。但萬一跳槽不成功,對職場人來說并非好事。

            二是招聘難的原因主要還是“結構性”的。例如,較多的人才積聚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大城市,他們不想去外地或回到二、三線城市或家鄉就業,這個是歷史證明了的原因。因為大城市擁有較好的資源、信息、生活福利條件等;而這對于新生代的農民工來說也是如此。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,大多有了一技之長,不會選擇一般的城市工作,而是想找一個更穩定、更安逸、更體面的工作等;其次,“結構性”還表現為缺乏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,以及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,致使一些地區和部門的失業者求職無門,用人者招人無路,企業也經常出現一些人沒事干,一些事沒人干的狀況。

            三,信息不對稱也造成了招聘難的問題。雖然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就業指導機構,但大多的存在與形式,真正的就業指導、就業信息服務等職能沒能很好的體現。例如個別學校的就業指導老師對就業沒有概念,對就業市場的了解依據的也是自己學校畢業的學生,更不用談主動幫學生尋找就業信息;其次,大多數院校的就業指導課也只是偶爾外請老師進行講解,資深對企業的認知度不高,從而使面臨就業的學生對企業的認知也不是很高;第三,社會專業的就業指導機構一般都會收費,即便有不收費的機構,其招聘信息也值得商榷等等。從企業的角度來看,雖然他們也經常參加各類現場招聘會、網絡招聘會等,但并未收到很好的效果。反而會使不少獵頭公司蜂擁而來,而企業所需的合適人才還是很難招到。

            四,如今的人才素質成下降趨勢。以畢業生為例,他們雖然在大學里學過很多課程,但都是理論大于實際,缺乏基本的就業技能。甚至還會有個別學生連最基本的信息搜索(獲取)能力、文字書寫能力、口頭表達能力、禮儀禮貌問題、主動精神問題等存在問題。而且他們有的寧可被動的“蝸居”,也不會主動上門去找工作的,缺乏主動性。其次,他們對簡歷的重視程度不夠,只知一味海投,不知簡歷是否真正體現了他的能力、學歷、經驗、知識、技能等,不關注重點是否突出、強項是否得到呈現等。這也讓企業很難分辨人才。

            五,人才培養結構不盡合理也是影響因素之一。在勞動力市場上,一方面因某些專業過剩致使一批大學生成為失業者,一方面由于某些技術工種斷檔而導致技術工人嚴重不足。其次,再就業力度不夠,原因是再就業成本太高。目前,我國對失業者再就業能力的培訓存在培訓機構不規范、培訓課程不對路、培訓費用過高、培訓單位與用人單位脫節等諸多問題。

            三茅:您認為企業如何應對這個難題?或者對此有何建議?

            謝東記:作為企業來講,除了要做好企業的日常運營外,一定要積極了解市場動向,包括國家政策、行業行情、競爭對手情況等,加強企業內部福利、人才培養培訓體系的建設,建立強有力的績效激勵體系,穩定現有員工思想;積極塑造“責權明確、管控有力、工作陽光”的企業文化,用文化的力量來帶動我們企業的綜合實力,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去了,那么員工對企業有信心,我們有素質的應聘者同樣也愿意到這樣的企業里去。

            其次,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,就是無論是企業還是應聘者,都應加強主動性。對于企業而言,應拓寬招聘渠道,如主動去人才市場現場招聘,參加人才交流會,進行校園招聘,或是與一些專業院校搭建合作的平臺,尤其是一些專業性較強的企業。從應聘者的角度來看,也應積極主動地聯系企業,不要認為所有的企業都是需要預約才可以去面試,對自己感興趣的職位,可以直接上面求職,或主動打電話聯系企業等。

            總之,要想解決此問題,并不是依靠某一方就可以的,而是需要企業與人才共同解決,而且是主動的去努力。因為“目標不變方法變”,人才不同,企業不同,方法也肯定是不同的。只有突破固有的招聘模式,才能真正解決這個難題。否則,就只能被網在網外了。

        來源:《三茅人力資源網》

        更多相關

        名企招聘 高工資招不到合適人選 古為今用,九招解決選人用人難題 營銷式招聘 內選vs外聘 怎樣提高面試的效果

        返回頂部

        首頁 - 登陸 - 注冊

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| 日本无卡无吗在线|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男小 |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|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|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|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| 国产一级又色又爽又黄大片|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| 大ji巴c死你h|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| 日韩高清在线不卡| 同学的嫩苞13p|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|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| 久久一区不卡中文字幕| 极品馒头一线天粉嫩|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|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|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| 男人天堂2023| 在线视频网址免费播放| 三级精品在线观看| 日本人亚洲人jjzzjjzz页码1|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| 狠狠操视频网站|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久久肉 | 一线在线观看全集免费高清中文|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|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| 狂野猛交xxxx吃奶|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| 老师我好爽再深一点视频|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| 亚裔玉videoshd和黑人|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| avtt在线播放| 日韩系列第一页|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|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|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视色|